廊坊新闻>>廊坊时政要闻

京畿小城全力打造“平安廊坊”升级版

2017-09-19 10:28:49 来源:廊坊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作为一名往返于北京与廊坊的上班族,张亚伟每次进京都要接受检查,但他直言理解。“严格检查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大环境,咱廊坊全力配合。”

一进一查,体现着廊坊这座城市的区位特点,也彰显着廊坊做好北京“护城河”的决心。

廊坊区位独特,6个县(市、区)与北京接壤,环京线长达209公里,市区距北京天安门40公里;北京公交覆盖廊坊全境,每天运送旅客60万人次,仅三河市燕郊镇每天往返北京就达30万人次。特殊的区位让廊坊承担的综合治安任务更重、更复杂。近年来,市政法综治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联动融合、开放共治,努力提升全市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全力打造“平安廊坊”升级版,在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提档升级

“平安廊坊”成城市名片

安次区永华东道路北富强小区物业经理姚庆阳,还有三个特殊的身份:平安志愿者协会会员、小区义务巡逻队队长、社区调委会调解员。自小区开展平安创建以来,姚庆阳每天做好本职工作外,就到小区各处巡逻,检查小区硬件安全设施,与居民唠家常、解决矛盾纠纷,居民出入小区最熟悉的身影莫过他了。富强小区连续多年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小区居民安全感大幅提高。提起姚庆阳,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庆阳可是个干实事的人。”

在传统的群防群治基础上,我市持续加大平安志愿者协会、调解志愿者协会建设力度。目前,平安志愿者协会共发展会员近5万人,各地建立地域分会145个,设立出租车司机、小区保安、清洁工、特种行业等不同行业分会43个;调解志愿者协会共吸纳会员1.6万余人,设立地域分会110余个,设调解工作站790余个,参与解决各类纠纷1.7万余起,广受群众欢迎。

为让法治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解决基层群众不知法、不懂法、不会用法的难题,我市结合“一村(居)一法律顾问”“法官进社区”等工作,整合资源,在村街社区积极构建由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司法服务人员、包村(居)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参与的基层法治建设服务指导站,为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实施基层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科技创新驱动让政法工作“事半功倍”。廊坊以大数据整合应用为抓手,在全市共接入视频监控探头8451个,建成市级监控平台3个、县级平台25个。市区1932个视频监控点、7个出入市区口和13个高点监控设备完好率达98%;累计争取财政资金2.4亿元用于农村技防建设,整合新建监控探头21100个,全市3182个村街已有2842个完成视频监控建设任务。将现有公安、民政、人社、教育、环保、交通、卫生、城管等平台整合起来,搭建标准统一、组织规范、互联互通、高效运转的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

携手京津

联防联控密织安全网

8月24日,通武廊政法系统签署《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政法系统协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密切三地政法系统的合作联系,推动跨行政区划政法工作的高效对接,实现办案标准、科技手段、人才培养的共融互通,促进三地政法工作跨越式发展,标志着三地政法工作协同发展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标志着京津冀政法工作常态化协同机制建设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近年来,通武廊三地政法系统主动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重点推进“护城河”工程,推动综治协作、执法办案协作联动、资源共享交流等工作领域的密切合作,全面提升了三地共同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能力。廊坊主动对接京津,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人口规模调控、治理“大城市病”等重点任务推进过程中,加快与京津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在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先行一步。

强化自身更要“取经”,市政法综治各部门围绕国家战略,做好全方位、无缝隙、零缺陷的政法服务和政法保障。加强司法合作,与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签署《协同发展司法保障工作联络机制》。加强生态环境立法、司法合作,持续开展跨区域环境保护联动执法,严格落实新环保法及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战略合作,在固化近年来合作成效的基础上,建立起战略合作机制,逐步实现信息共享一体化、司法标准一体化、相互认证一体化,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备受关注的警务联动上,廊坊警方分别与北京市、天津市公安局下辖的9个相邻公安机关建立了警情通报、应急协作、深度核查、预警查控、交流协商等五项区域警务合作机制,搭建了京津冀(廊坊)区域警务协作应用平台,以提升三地公安机关警务资源信息共享水平。三地警务联勤、联动,建成了京津冀(廊坊)区域警务合作指挥调度台,京津相邻公安分局各指挥中心分别开通了值班专线,通过互换对讲机、互派警力支援,联合开展指挥调度、应急处置和信息共享,实现了与北京、天津警方的联勤、联动。

敢于担当

历史工程彰显大局观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功能区,廊坊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贯彻发展新理念,深度对接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建设加快实施的三大历史性工程,坚持理念机制创新、方法手段创新,构建“党委领导、综治协调、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大平安格局,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北京新机场廊坊区域征迁工作实现了零上访,这证明工作到位,尤其是公检法机关深入到村中,提供了保障,体现了政府部门切实为民,咱老百姓必须支持。”广阳区北京新机场征迁区的居民何伟说。

在离北京最近、敏感部位最多,安保规格高、任务密集、形势复杂的条件下,市政法综治各部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以过硬的政治作风和强烈的使命感“拱卫京畿、牧守一方”,圆满完成一系列重大安保任务。2016年完成暑期警卫任务85批次;抗战胜利70周年安保检查车辆22万余辆,核查人员60余万人,做到不让一名可疑人员、一件危险物品经我市流入北京。既坚持大事牵动应急式的安保模式,又注重健全常态化主动式的应对机制,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始终做到万无一失,不辱使命。

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上,做大事也要“拘小节”。市政法综治各部门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各地集中开展了“打黑除恶灭霸扫痞”“夏季亮剑”“三打三净”“冬季会战”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去年全市刑事案件破获率同比上升32.78%,命案发生率同比下降24.6%,命案破案率100%,让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成为常态。

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情况下,廊坊没有发生敌对势力破坏活动和暴力恐怖事件,没有发生影响国家安全的事件,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让“平安廊坊”看得见、感受得到,交上了一份满意的“廊坊答卷”。

责任编辑:郭宏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