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廊坊区县新闻

见证安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

2017-02-14 09:26:25 来源:廊坊日报

近年来,安次区不断提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植根传统文化土壤的同时,让“非遗”拥抱时代变化,不断诠释龙河儿女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让“非遗”更加绽放开来。目前,该区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4个,省级7个,市级11个。

在“非遗”队列中,异军突起的当数第什里风筝。第什里风筝位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调河头乡也被河北省命名为“风筝之乡”,成为继潍坊地区之后,全国第二大风筝生产加工基地。

安次风筝产业在调河头乡已有百年历史,风筝产业之魂并不在于产量有多大,根源在于其中蕴藏的智慧和文化底蕴,因此,传统的手工工艺是风筝产业发展的基础,纯手工做的高档风筝成为风筝产业中重要的一脉。说到这儿,不得不提起一个名字,那就是调河头乡第什里村的赵艳强——第什里风筝的第五代传人。

他伴着第什里风筝兴起而成长,从小就对制作风筝的传统技艺非常感兴趣,每天放学回来就去做风筝的人家,眼里看、心里学,晚上回家自己再“操刀”试验,练就了一手制作风筝的熟练功。一张普通的白色方桌,一把纸刀,一罐糨糊,一个酒精灯和几支毛笔,就是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东西,赵艳强制作出了龙凤风筝、老鹰风筝、仙鹤风筝、蝴蝶风筝、金鱼风筝……品种繁多,造型各异,在手工风筝中独树一帜。

传统风筝与产业化风筝正如人的两条腿,二者互相扶持,前后配合,缺一不可。该乡借传统风筝工艺魅力进一步发展扩大产业化风筝经营,同时用产业化效益促进传统工艺传承并发扬光大。如今,安次风筝产业形成了以调河头乡第什里村为中心,辐射该乡调河头、中马庄、南马庄、前马庄等二十余个村街,并扩展到周边码头镇、葛渔城镇以及永清县多个乡镇的产业布局,带动加工户3000余户,带动从业人员10万余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年产风筝500万只,年产值5000万元,产品畅销北京、天津、潍坊、青岛等多个城市以及欧美、东南亚等30余个国家,有效带动了村民致富,真正实现了传统“非遗”项目的现代经济价值。今年3月,第什里风筝应邀参加在美国南加州举办的首届帝国郡文博会,凭借精美的图案造型和精湛的制作技艺,受到当地友人的广泛好评。

离调河头乡不远的码头镇也有一个显著的文化符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屯音乐会。

后屯音乐会源于京西西游寿,尊广文和尚为祖师,演奏时的编制有满棚和半棚之分,24名乐手为满棚,12名乐手为半棚。使用的乐谱为传统的“工尺”谱,而且有唱念谱与演奏谱之分。演奏的乐曲有100多支,其中大套曲有《玉芙蓉》《普庵咒》《四上派》《小花园》《关羽辞曹》《泣颜回》《山坡羊》;大板曲有《刀兵计》《极乐所》《燕过南》《望江南》《耍孩儿》《无头鬼》《照胜宝》等,更多的是小曲儿类,有《会跳神》《豆叶黄》《切八板》《醉太平》等。

提起后屯音乐会,负责人之一,现年64岁的高光理打开了话匣子:“我们的音乐会真称得上是古香古色,10多样古乐器齐上阵,吹的、打的、敲的样样有,一曲开奏,乐手们别提多投入了。我们还多次到省里参加比赛,金奖、银奖都捧回来过,音乐会是全村的骄傲。”

据他介绍,如今的后屯音乐会,老乐手们收了徒弟,不少年轻人也加入了音乐会的队伍。20岁的高德健就是年轻乐手之一,他自小就爱看后屯音乐会表演,后来就跟着节奏哼唱。老师傅们看到小小的高德健对音乐会的乐曲如此感兴趣,就引导他慢慢学习“工尺”谱。想不到,高德健对常人看来既陌生又怪异的“工尺”谱非但不反感,还兴趣颇浓,这让老师傅们深感欣慰,开始重点培养他。现在,高德健每天都坚持练至少2小时音乐会的乐曲,还参加了不少场次的演出,已经成为年轻骨干。

除此之外,民俗展示的“重头戏”重阁会、催人奋进的义和团音乐会……凝聚着古老文明与智慧的“非遗”在传承中保护、发扬,她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镌刻下鲜明的“安次印象”。(本报特约记者 庞博)

责任编辑:刘晓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