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头图

廊坊市志愿者服务“5·18”扫描

2017-05-22 10:46:11 来源:廊坊日报

五月的廊坊,以绿为衣,以净为妆,喜迎四海宾朋。

450名志愿者活跃在“5·18”会场内外,构成这个五月最有灵魂的表达。他们热情好客在各大宾馆周到服务;他们激情奔放,用真诚和微笑答疑解惑;他们不辞辛劳,用汗水和责任保障大会秩序;他们热肠古道,富有爱心,待宾客如家人……

他们是城市文明的践行者,是廊坊“5·18”经洽会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志愿者服务体现城市文明

“廊坊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有创新,有亮点,展现了廊坊人民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廊坊这座年轻城市的精神,有活力、有朝气,有干劲。”“5·18”展会上,省长许勤为志愿者们点了一个大大地赞。

“大智移云”展、京津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高端会议、2017中国园区创新发展高端会议、智能先进装备项目对接洽谈会……37项主要活动已经让本届“5·18”足够“吸睛”,然而,会场上活跃着的“蓝精灵”——身着蓝色服装的志愿者,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的服务更是赚足了中外宾客的目光。

“您好,参加开幕式请走这边”“对不起,请您出示一下工作证”16岁的孙佳奇来自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学前教育系,第一次参加“5·18”志愿者服务工作,内心有些小紧张,但态度一丝不苟,彬彬有礼。

孙佳星是孙佳奇的双胞胎姐妹,这次二人同时被选中服务经洽会。她表示“5·18”志愿者服务很有挑战性,不光体力上得到了锻炼,更多的是内在素养的提升。“来宾都是重要客人,我们代表的是廊坊形象,必须收起自己的性格,时刻保持微笑,耐心劝导解释。”

正如孙佳星所说,她们,是这个城市文明的体现者。

一个城市的文明,不仅体现在城市所拥有的物质基础上,还体现在城市所拥有的精神风貌上。一个文明的城市不仅需要拥有高度的物质基础来展现物质文明,更需要拥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精神来展示精神文明。而志愿者就是展现精神文明最活跃的群体。

来自廊坊师范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王婷婷在新绎荣观厅负责维护会议秩序。5月18日下午,副省长王晓东在这个会议室有4个会见活动,从3点到6点半,王婷婷站在会议门口大约3个小时,站姿标准,表情规范,没有流露出一丝倦怠之意。

为了保证志愿者的形象统一,服务规范,团市委创新了工作方式,为这次会议服务精心准备。邀请礼仪老师分三次深入各高校对站、坐、行、引等标准姿态进行了亲身示范和分解指导培训,提高了志愿者服务标准。在培训过程中,还借鉴了唐山世博会的经验做法,分三次深入各高校与志愿者骨干开展会前座谈会,并结合志愿服务展开纪律意识培训,同时,为全面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团市委还在廊坊师范学院集中开展了突发事件处置及救护、志愿礼仪等大课培训。

为配合培训,编写了《志愿者工作册》,手册涵盖廊坊市情市策、“5·18”基本情况、“5·18”的特点以及志愿礼仪等基本知识,让志愿者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廊坊,让每一个志愿者都成为宣传廊坊的“发言人”。

志愿者服务是生长的城市精神

5月18日,54岁的市民赵女士第三年来逛经洽会,当天她手机上不了网,无法扫码进馆,我们的志愿者看到焦急的赵女士,主动询问,并帮助她进行操作。她感慨,年年都能在展会上看到大学生志愿者,素质越来越高,服务意识越来越强, 服务内容越来越精细,应该给他们点赞,把志愿者精神、廊坊精神,雷锋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没错,志愿者从来没有缺席过“5·18”,他们是城市文明的“精神接力”。

每年“5·18”我市都要在廊坊师范学院、北华航天学院等9所大专院校选拔出优秀青年志愿者投身到志愿服务中,负责为大会提供接送站、宾馆接待、礼仪引导、场馆讲解、外事翻译等服务,他们彰显着廊坊青年的活力和风采,成为廊坊对外展示的一扇窗口。

有人说,城市精神只是一个概念。而事实上,城市精神是一种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就是体现城市精神的实践活动之一。在一次次志愿者服务过程中,我们能够清晰的从志愿者个人的成长上看到城市精神的生长。

从志愿者们优秀的履历上就可见一斑:

唐勃文,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外语系表演专业学生,2016年第一次参加廊坊“5·18”志愿服务活动后,使其爱上了志愿者这个身份,相继参加并入选为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军民融合交流会等各种省市级活动的志愿者。

邓钰梦,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工业工程专业学生,自2016年开始担任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学生会主席,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廊坊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

李梦超,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志愿者,参加过日常复聪关爱儿童志愿活动、复聪语训学校成立二十周年志愿活动、大厂幸福指数调查志愿活动、五四青年节志愿服务活动等。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廊坊市“5·18”杰出青年志愿者,廊坊市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等殊荣。

每年“5·18”,除了会务服务的志愿者,还有提供交通出行便利的出租车志愿者。经过历年“5·18”的洗礼和品牌创建,出租车已经成为廊坊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司机统一着装,文明用语,车容车貌由过去的偶尔干净,变成了常态整洁。”出租车司机杨建伟介绍说。

“5·18”就是一颗文明的种子,志愿者服务就是他的养料,城市精神就是开出的文明之花。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改变着志愿者乃至每一位市民的习惯、行为、审美标准,让廊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志愿者服务是根植内心的文化自觉

志愿者唐勃文表示,参与到志愿者服务就要起到引领作用,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奉献社会。志愿服务人人可为、事事可为、时时可为。

志愿者邓钰梦认为,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平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在志愿者李梦超看来,参与志愿服务既是助人又是自助,既是乐人也是乐己,参与志愿服务是在传递爱心与文明,在为他人送去玫瑰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到芬芳。

……

这种无私奉献的热诚是一种根植于内心深处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信仰力量,是一种内生的文化自觉。

在廊坊,会场上有身着蓝色服装的“蓝精灵”青年志愿者。会场外,还有身着红马甲的“小红帽”社会志愿者。

省委书记赵克志明确要求今年的“5·18”经洽会要有革命性变化。因此,市委市政府把城市软环境建设作为“革命性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全面提升服务的精细精准精致化水平,并以“5·18”为契机,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了一系列提高全民素质的活动。

“小红帽”志愿者是人人参与盛会,人人奉献盛会的又一主力军。

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市开展了以“访千楼万家 创文明城市”为主题的“星期六文明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市区,市直、中省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190多支志愿服务队、累计30000人次的志愿者,深入到11个街道90个社区和广场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引导社区居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为“5·18”经洽会和书博会的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领导的期望和鼓励激发起全市人民根植于内心的文明自觉。志愿服务由点到面,全面开花。

志愿服务“进社区”。培树出吉兴、金星道等10个志愿服务工作标杆社区,坚持“市区联手、党团共建”,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党员、团员志愿者开展“多对一”文明共建。设计制作《社区志愿服务信息卡》,组织志愿者入户了解社区居民志愿服务需求、参与志愿服务意向等信息,使更多想献爱心的人能够奉献、更多需要爱心的人得到救助。

志愿服务“进场所”。以城市公共场所、公共文化设施、窗口单位、城乡社区为重点,按照“一个工作场所、一支志愿者队伍、一套管理制度、一批服务项目、一本工作台账、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六个一标准,大力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建设,组织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4050”志愿者驻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组织志愿者在市区主要公共场所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志愿服务,有效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

志愿服务 “进窗口”。在全市各窗口行业深入开展岗位学雷锋“提质提效、文明服务”创建竞赛活动,通过“三比三看”,评选“最美服务窗口、最美服务之星”活动,提高窗口单位的文明创建水平。廊坊市国税局“爱之蓝”志愿服务队,深入企业一线宣传税务政策,开展义务献血、义务劳动、献爱心等活动,市邮政公司37名员工组成的“崔壮投递班”,帮助老人存取养老金、代买生活用品,为贫困学校学生献爱心,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实践证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正随着志愿者的脚步逐渐融进每一名廊坊人的心灵;一段段普通的人生,在奉献中升华、闪光。 志愿者行动,已成为廊坊人践行美丽中国梦、 建设“大美廊坊”有效途径。“志愿始于心、服务践于行”, 我市志愿者将以奉献之心情、责任之意识、青春之朝气,谱写廊坊更加绚丽辉煌的志愿篇章!(本报记者 张萌萌)

责任编辑:刘晓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