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廊坊区县新闻>>

大城“小器作”磨炼出大工匠小工匠

2019-12-13 19:24:13 来源:燕赵都市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12月10日,天气放晴,又是大城县红木文化产业新城逢周二开大集。有着“中国红木第一大集”之称的红木工艺品市场上,三四千家摊位绵延万余米,前来“淘宝”的商家和游客熙来攘往、络绎不绝。大城县红木文化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承袭于“京作”,源自宫廷,经由一代代匠人的传承发展,如今,该县南赵扶镇及周边5个乡镇,已经聚集起上千家红木家具生产企业,既有手工作坊,也有上规模的企业,村民多以此为业,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年产值80亿元。

大城工匠走进故宫

记者又一次见到了宋玉顺,作为大城红木领军人物之一,59岁的他十几岁就开始学做木匠活儿了。家里父亲干了一辈子木匠,手艺源自舅爷;他是家族的第三代匠人,也是从三年学徒、两年帮工开始磨炼。宋玉顺在红木家具界颇有声名,他是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他的宝德风古典家具有限公司是为数不多的北京故宫古家具修复合作单位,从2000年起,宋玉顺每年都带着工人参与故宫红木文物修复工作,对传统技艺的沿袭传承及红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他有着自己深入、独到的见解。

宋玉顺审验半成品龙柱。

“我们是制造、修理硬木家具的作坊,建筑做檩梁的称‘大木工’,我们是细巧木器,业内叫‘小器作’。” 宋玉顺先普及了一下专业术语。红木家具正是浸淫在这细巧上,不用一根钉子就能达到“万年牢”,把中国古代建筑神来之笔——隼卯结构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还有精益求精的雕刻工艺,在珍贵木材上刻花,他们自称为“极致的刻意练习”。来自浙江的何晓平53岁,2004年来到大城,是难得的工艺娴熟的老师傅,他正专心致志地雕刻一根床柱上的云龙图案。这根柱子从材料到成品,需要打坯、修边儿、打磨等工序,竟要耗费一个工匠的150个工作日,这只是龙床的一部分,还有同样“云龙花鸟”的围板呢!宋玉顺说这张床已经做了好几年,不急,也急不得。

下料、开卯、雕刻、组装、打磨、养护……红木家具的制作程序繁复而精细,相对于几十年前的传统纯手工,很多专用机器设备应运而生了,宋玉顺对此并不排斥:“过去做木工,光是破板儿就极耗费人力和时间,那时的木工经常整个冬天都在拉大锯;而现在完全可以通过机器完成,不仅更快,而且切割得更好。还有榫卯开槽,机器做出来会更加精准漂亮,咬合得更好,器物也更耐用。”但他认为雕刻、弧度小角等很多精细环节,需要凭目测、手感等多年经验,里面有工匠的天资与涵养,机器永远不能替代,因为那是文化与灵魂之所在。

做了17年还不算“出师”

付国影接受何晓平师傅指导。

在大城红木所辐射的乡镇,有很多农民以此为业,他们不是单纯的打工,而是同样被红木文化独到的魅力所征服。南赵扶村村民付国影今年35岁,祖辈世代务农,他18岁进厂做工时是零基础,从学徒开始一月一年熬磨而来。起初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谋个出路,可随着学艺逐渐深入,便一发而不可收地爱上了这一行。

渐入佳境的小工匠付国影。

俗话说,“三分艺,七分具”,他从磨刀、抓刀开始学,后来由何晓平师傅传授技艺,到如今17年过去了,花鸟鱼龙等常见图案的雕刻都难不倒他,雕得活灵活现,颇得几分形神。对于这种一坐一天、方寸之间不容马虎的工作,他不觉得乏味,因为总有新东西需要学习,也能感觉到自己一点点在精进。他告诉记者,一直到现在自己还不算“出师”,离独自成活儿、传带徒弟还有很长的距离,“做这一行就是‘活到老,学到老’,艺无止境,我们的师傅也一直在学新东西,一直在进步。作为一个工匠,就得敬畏自己手底下的功夫,刻意练习,做到极致。”

(燕都融媒体记者庞永力 通讯员任雨薇)


来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苏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