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头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廊坊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2017-10-12 11:07:28 来源:廊坊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市民在丹凤公园休闲。记者 金志超 摄

题记: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抓好了可以为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建设滞后则可能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历史责任感,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建设等一系列交汇叠加的重大机遇,着眼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了一批基础设施工程,为廊坊未来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2年,26岁的郭宁来到廊坊,之后的五年时间里,他买房、结婚、生子,在这里完成了一件件人生大事,也见证了廊坊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年前,我租住在冬日瑞景小区,当时永兴路还是断头路,丹凤公园还在传说中,站在楼上向北远望,一片荒芜。可如今,这里高楼林立、绿树成荫,我偶尔还会觉得有点儿恍惚。”回忆着廊坊几年来的变化,郭宁笑着说。

郭宁的感受是个体的,但窥一斑而知全豹。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市民生活,打通了城市发展的“任督二脉”,构建了一个气血通畅筋骨强的新廊坊。

路网建设四通八达,“大交通”打开廊坊发展之门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过去五年,在“真金白银”的投入下,我市公路、铁路以及城区路网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通车里程不断增加、标准不断提高,一个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不断延伸,“大交通”网络体系跃然世上。

——走公路,通联八方。2016年12月8日,京台高速(北京段)正式通车,从廊坊出发到北京南五环的时间缩短到20分钟,这意味着廊坊又增加了一条“进京下卫”的快速通道。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0727公里,路网密度166.85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其中包括京哈、京沪、京台、首都地区环线高速等高速公路共计8条385公里。一条条公路如犹如活力四射的“生命线”,为廊坊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

——坐高铁,风驰电掣。过去5年里,无论南上还是北下,出门坐高铁已经成为许多廊坊人的首选。如今,早上从廊坊出发,中午就可以到上海滩吃饭了。如此的方便快捷改变了廊坊人的出行方式,进一步拉近了廊坊与全国各地的时空距离。2015年1月16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廊坊号”通勤高铁正式通车,这不但极大方便了京廊两地的通勤人员,也为京廊同城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行市区,畅通无阻。城市向外,路网体系四通八达;城市向内,道路建设如火如荼。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104条小街巷成功换“新颜”,总长54.7公里的17条沉睡已久的“断头路”成功打通。今年“5·18”前夕,艺术大道东西贯通,金光道拓宽通车,金源道、云鹏道改造提升完工……随着一条条道路的改善完工,市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城市形象得到了明显提升,市民出行也更加舒心、顺畅。

过往已逝,未来可期。2018年,随着首都第二机场将建成并投入使用,京霸、京唐、廊涿固保、城际铁路联络线等轨道交通项目加快建设,廊坊将跨入大交通时代。

民生工程稳步推进,百姓幸福生活看得见、摸得着

“把工作重心切实放在补短板、解难题、打基础上来,放在多为群众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上来,为人民群众增进福祉。”市委五届九次全会上的要求掷地有声。

那么,补短板,短板是什么?解难题,难题是什么?廊坊建市晚、底子薄、基础差,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欠账多就是短板、就是难题。过去五年来,市委、市政府以解百姓之忧为根本,着力实施了一批民生基础设施工程,有效改善了市民生活需要。

——说教育,蹄疾步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11年以来,廊坊主城区已完成5所小学新建工程、7所改扩建学校工程、1所重建学校工程,2所幼儿园新建工程,共计16所。增加小学学位6480个,初中学位3600个,幼儿学位900个。“全面改薄”校舍建设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4.8亿元,开工学校244所,开工面积33.01万平方米。今年,市城区又启动实施了19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可新增小学学位12690个,初中学位3000个,幼儿学位1890个,高中学位1200个。

——看住房,焕然一新。老旧小区改善工程是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之一,是切实解决居民实际问题和困难的惠民工程,也是改善我市城市整体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工程。据市房管局统计,从2011—2016年,我市共投资2.7亿元,完成了主城区128个老旧小区的改善工作,惠及2.1万户近7万余人。“老旧小区改造,让我们充分享受到了廊坊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小区旧貌换新颜,这个‘新颜’就是咱老旧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市区文明里小区居民王飞直言。

——聊生活,舒适便捷。廊坊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每逢夏季用水高峰期,总会出现水压不够的现象,为此我市兴建了廊坊市地表水厂,将长江水送入了千家万户;2016年底,国电热电联产一期提前投入运行,新增供热面积900万平方米;中电投燃气热电联产项目正式获批;垃圾发电厂建成投用;主城区重点场所热点区域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随着一项项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廊坊人民的生活正在发生改变。

文化设施覆盖城乡,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座城市就如同一个人,外在的光鲜亮丽只能带来短暂的愉悦,只有拥有深入骨子里的文化和精神,才具备发展和进步的先决条件。

2016年8月31日,在宁夏银川召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上,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司长陈彬斌宣布了第二批示范区(项目)创建结果,廊坊市以综合考评中部地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誉称号。这是对廊坊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的褒奖,也是对廊坊多年来不屈不挠追求文化建设的肯定。

——进城市,书香四溢。作为全省首个“书香城市”,廊坊实至名归。2015年,我市在主城区兴建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每个图书馆藏书700余本,市民可以在这里办证、查询、借书和还书。“有了自助图书馆,我再也不用跑那么远的路了。”家住安次区龙河盛都小区的居民沈杨,几乎每周都要到家门口的图书馆来借书。

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公园、电影院……一座座标志性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装点着这座城市,也丰富着人们的生活。2016年,廊坊新的文化地标——壹佰剧院建成并投入使用,从此廊坊人感受文化、欣赏艺术有了更好去处。

——入乡村,风景如画。在农村,大力推广 “文化超市”建设模式,将农家书屋部分书刊投放到超市、诊所、门店等人员流动量大的经营服务场所,群众随时可去、随手可取,发挥了图书资源的最大化效益。同时,我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精神美”为目标,在全市各村街兴建了3207个农村书屋,每个书屋配备不少于2000册图书,同时各配备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市级财政投入461万元,购置了22辆流动服务车,分别配置到市、县图书馆和文化馆,开展公益流动服务,年均下基层开展各种活动和培训辅导700余次。

在廊坊,从城市到农村,从高楼大厦到阡陌小路,遍布城乡的文化设施成为了一道独特风景。

过去五年,无论是动辄上亿的大投资、大项目,还是毫不起眼的小投入、小工程,只要关系廊坊发展、关系百姓福祉,市委、市政府从不手软,也从未忽视。正是凭借着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廊坊稳扎稳打,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补齐了历史欠账、抓住了发展机遇,打造了廊坊历史上发展最快、经济增幅最大的黄金跨跃期。未来廊坊将用更坚实的“地基”去建设高耸入云的“万丈高楼”。

(记者 周洪娜)

责任编辑:郭宏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