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廊坊经济新闻

廊坊加快建设 创新驱动经济强市

2017-05-31 11:01:15 来源:廊坊日报

翻开廊坊市今年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格外抢眼: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47.7亿元,同比增长7.5%,居全省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5.2亿元,可比增长32.6%,全省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8亿元,同比增长12.5%,位居各地市首位……

另一组数据则更具含金量: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3:44.1:48.6;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58家,总数达到4661家,60%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50.2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8.2%……

今年以来,廊坊借助全面深化改革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机遇,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经济结构弃“重”就“轻”,产业特色更“高”更“绿”。

“廊坊的经济发展不只是量的增长,质的提升更为明显。其中科技创新的分量在大幅提升。”市长陈平说,只有把科技创新作为主攻点,经济发展才会更有底气。

近年来,秉承绿色、高端理念,廊坊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推动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五大新兴产业发展,力促传统产业转型提升。

5月12日上午,香河机器人产业港尼玛克焊接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对装配好的机器人焊钳进行检验。五个月前,该公司在北京市通州区的工厂整体迁至香河。

“在产业港,尼玛克将全速研发、生产全新一代机器人焊钳。”据尼玛克焊接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孙亮介绍,行业巨头尼玛克在国内技术一流,是大众、奔驰、沃尔沃等众多名车的焊接装备供应商。

而这只是廊坊经济结构向优、质量更好的一个缩影。

目前,以第6代AMOLED项目、京东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润泽二期、联通华北基地二期等为代表的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安信碳纤维一期、精雕数控二期等高质量项目建成投产,菜鸟网络、科大讯飞等项目相继签约落地……一批高新产业项目正在廊坊茁壮成长。

数据统计,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5%;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亿元以上项目的33.6%、占省重点项目的54.5%;“大智移云”产业实现利税和增加值均居全省首位。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毗邻京津,最大的机遇是协同发展。”市委书记冯韶慧说,廊坊深刻领会把握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任务,抢抓发展机遇、做好顶层设计,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的实践中,加速了自身的跨越发展。

当前,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全面推进,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加快建设;京唐铁路、廊涿固保城际、平谷线等铁道交通和唐廊、津石高速公路铁路等加速推进;廊坊与京津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养老等产业合作方面深度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4日,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发展框架协议,三地全面协同合作正式拉开帷幕。今后,将从加强顶层谋划和规划对接、建立三地交通规划对接机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提升产业协作水平等方面开展对接合作,助力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

重大发展机遇面前,廊坊没有优势造优势,优化环境筑平台。今年以来,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局挂牌运营,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制定出台土地、税收、资金等优惠政策,“保姆式”服务为项目落地提供全程代理;大力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廊坊开发区经验获全省推广……以深化改革来促进发展,增强了经济的内生动力,使廊坊成为京津冀区域最具投资价值的地区。

今年“5·18”经洽会上,廊坊市举行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40个项目集中签约,引进外资21.8亿美元,国内投资735亿元。在省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廊坊市有4个项目上会签约,数量居全省首位。

经洽会签约项目不仅有“量”的突破,还体现在“质”的不断优化。签约落户文安县产业新城5个项目,霸州共签约16个项目……这些项目落户将对当地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优质产业项目加速聚集。

与此同时,廊坊坚持把园区作为促进绿色、高端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推进协同发展的核心载体,加快原有园区提质提效,力促新园区加快发展,全力打造精品特色园区。

目前,廊坊已经形成了以国家级园区为龙头,省级园区为主体,国别园、区中园、科技孵化园为功能节点的园区体系。据统计,入园企业已达4800多家,在建企业470多家,各类园区承载了92%的利用外资、76%的固定资产投资,创造了全市72%的财政收入。

“不唯GDP论英雄。”廊坊还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构建生态型、环保型产业体系。

淘汰落后及化解过剩产能,成为廊坊在调整产业结构中打出的坚决一枪。截至3月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为170.2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96%,比上年同期降低3.7个百分点;全市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为150.7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53%,比上年同期降低2.43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131.16万吨,同比减少31.35万吨,下降19.29%……

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最终要落脚在改善民生上。冯韶慧表示:“我们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直面难题,把工作重心切实放在补短板、解难题上来,放在多为群众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上来,为人民群众增进福祉!”

今年一季度,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八成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633元和14286元,居全省第1和第2位,实现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互促并进,城乡百姓生活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吴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